6ES7288-1ST60-0AA1产品介绍
6ES7288-1ST60-0AA1产品介绍
STEP 7- Micro/WIN SMART 是专门为S7-200 SMART 开发的编程软件,能在Windows XP SP3/Windows 7 上运行,支持LAD、FBD、STL语言。安装文件小于100 MB。在沿用STEP 7- Micro/WIN 编程理念的同时,更多的人性化设计使编程更容易上手,项目开发更加高效。
全新菜单设计
摒弃了传统的下拉式菜单,采用了新颖的带状式菜单设计,所有菜单选项一览无余,形象的图标显示,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双击菜单即可隐藏,给编程窗口提供更多的可视空间。
全移动式窗口设计
软件界面中的所有窗口均可随意移动、并提供八种拖拽放置方式。
主窗口、程序编辑窗口、输出窗口、变量表、状态图等窗口均可按照用户的习惯进行组合,大限度的提高编程效率。
变量定义与程序注释
用户可根据工艺需求自定义变量名,并且直接通过变量名进行调用,完全享受编程语言的便利。根据实现的功能,特殊功能寄存器调用后自动命名,更加便捷。
STEP 7- Micro/WIN SMART 提供了完善的注释功能,能为程序块、编程网络、变量添加注释,大幅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当鼠标移动到指令块时,自动显示各管脚支持的数据类型。
强大的密码保护
STEP 7- Micro/WIN SMART 不仅对计算机中的程序源提供密码保护,同时对CPU 模块中的程序也提供密码保护,满足用户对密码保护的不同需求,完美保护用户的知识产权。
STEP 7- Micro/WIN SMART 对程序源实现三重保护:包括为为工程、POU(程序组织单元)、数据页设置密码,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查看并修改相应的内容。
编程软件对 CPU 模块里的程序提供4 级不同权限密码保护。
数字量输出模块又称为开关量输出模块,它是将PLC内部信号转换成现场执行机构所能接收的各种开关信号。数字量输出模块按照使用电源(即用户电源)的不同,分为直流输出模块、交流输出模块和交直流输出模块三种。按照输出电路所使用的开关器件不同,又分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即可控硅)输出和继电器输出,其中晶体管输出方式的模块只能带直流负载;晶闸管输出方式的模块只能带交流负载;继电器输出方式的模块既可带交流也可带直流的负载。
①直流输出模块(晶体管输出方式) PLC某I/O点直流输出模块电路,虚线框内表示PLC的内部结构。它由VLC光电隔离耦合器件、LED二极管显示、VT输出电路、V稳压管、FU熔断器等组成。当某端需输出时,CPU控制锁存器的对应位为1,通过内部电路控制VLC输出,晶体管VT导通输出,相应的负载接通,同时输出指示灯LED亮,表示该输出端有输出。当某端不需要输出时,锁存器相应位为0,VLC光电隔离耦合器没有输出,VT晶体管截止,使负载失电,此时LED指示灯熄灭,负载所需直流电源由用户提供。
②交流输出模块(晶闸管输出方式) PLC某I/O点交流输出模块电路,虚线框内表示PLC的内部结构。图中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为输出开关器件,由它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固态继电器T有良好的光电隔离作用;电阻R2和C构成了高频滤波电路,减少高频信号的干扰;浪涌吸收器起限幅作用,将晶闸管上的电压限制在600V以下;负载所需交流电源由用户提供。当某端需输出时,CPU控制锁存器的对应位为1,通过内部电路控制T导通,相应的负载接通,同时输出指示灯LED亮,表示该输出端有输出。
③交直流输出模块(继电器输出方式) PLC某I/O点交直流输出模块电路,它的输出驱动是K继电器。K继电器既是输出开关,又是隔离器件;R2和C构成灭弧电路。当某端需输出时,CPU控制锁存器的对应位为1,通过内部电路控制K吸合,相应的负载接通,同时输出指示灯LED亮,表示该输出端有输出。负载所需交直流电源由用户提供。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为防止干扰和保证PLC不受外界强电的侵袭,I/O单元都采用了电气隔离技术。晶体管只能用于直流输出模块,它具有动作频率高,响应速度快,驱动负载能力小的特点;晶闸管只能用于交流输出模块,它具有响应速度快,驱动负载能力不大的特点;继电器既能用于直流也能用于交流输出模块,它的驱动负载能力强,但动作频率和响应速度慢。
(3)模拟量输入模块
模拟量输入模块是将输入的模拟量如电流、电压、温度、压力等转换成PLC的CPU可接收的数字量。在PLC中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模块又称为A/D模块。
(4)模拟量输出模块
模拟量输出模块是将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外部设备可接收的模拟量,这样的模块在PLC中又称为D/A模块。
PLC的电源单元通常是将220V的单相交流电源转换成CPU、存储器等电路工作所需的直流电,它是整个PLC系统的能源供给中心,电源的好坏直接影响PLC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小型整体式PLC,其内部有一个高质量的开关稳压电源,为CPU、存储器、I/O单元提供5V直流电源,还可为外部输入单元提供24V直流电源。
1.2.1.5 通信接口
为了实现微机与PLC、PLC与PLC间的对话,PLC配有多种通信接口,如打印机、上位计算机、编程器等接口。
1.2.1.6 I/O扩展接口
I/O扩展接口用于将扩展单元或特殊功能单元与基本单元相连,使PLC的配置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控制系统的要求。
1.2.2 PLC的工作原理
PLC虽然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具有微型计算机的许多特点,但它的工作方式却与微型计算机有很大不同。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等待命令或中断的工作方式,如常见的键盘扫描方式或I/O扫描方式,当有键按下或I/O动作,则转入相应的子程序或中断服务程序;无键按下,则继续扫描等待。而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即“顺序扫描,不断循环”。
用户程序通过编程器或其它输入设备输入存放在PLC的用户存储器中。当PLC开始运行时,CPU根据系统监控程序的规定顺序,通过扫描,完成各输入点状态采集或输入数据采集、用户程序的执行、各输出点状态的更新、编程器键入响应和显示器更新及CPU自检等功能。
PLC的扫描可按固定顺序进行,也可按用户程序规定的顺序进行。这不仅仅因为有的程序不需要每扫描一次,执行一次,也因为在一个大控制系统,需要处理的I/O点数较多。通过不同的组织模块的安排,采用分时分批扫描执行方法,可缩短扫描周期和提高控制的实时性。
PLC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减少了外界干扰的影响。PLC的循环扫描过程分为输入采样(或输入处理)、程序执行(或程序处理)和输出刷新(或输出处理)三个阶段。
(1)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按顺序将所有输入端的输入状态进行采样,并将采样结果分别存入相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中,此时输入映像寄存器被刷新。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期间即使输入状态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输入状态的变化只在下一个工作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被重新采样到。